「極簡」並非是指家徒四壁, 而是「集中重點、簡化繁雜的視覺」。
打造一個舒服又具有美感的家, 比設計媲美六星飯店的家還要難上許多。
畢竟,「家」是用來住的, 不是用來會客或是炫 耀打卡的地方。
但如何兼具美感和實用, 這可需要下點功夫 了。
近 5 年來, 隨著網路發達, 資訊分享速度加快了腳步,
大家都成了低頭族, 無時無刻滑著手機。
滑手機不打緊, 但總得滑出個心得才是!
拋開八卦、無營養的新聞,
多看看世界各地的 生活形式,讓自己的眼界變廣、接受度變高──
這是提升美學 的重要因素。
對於家的裝潢和布置, 當然可以砸大錢買昂貴的建材、
請設計師替自己規劃一個漂亮絢麗的居家空間,
亦可以選擇自己動手設計。
若有明確的預算、對於空間安排又很有想法,
那麼便可以考慮強化自己在居家方面的美感,以及善用空間動線。
大坪數的空間可以規劃的部分很多, 如:客廳、餐廳、書 房、遊戲室、雙衛浴、玄關⋯⋯。
那如果是小坪數呢? 很簡單, 從使用機會少的空間開始刪除,
強調視覺上的重點, 讓整體有主題性, 並回歸到「實用功能」這點上。
家是為自己和家人打造的, 並不是為了「訪客」而設計;
住在家裡的, 是自己與家人, 並不是別人,
因此,「家」就該是量身訂製的窩
── 不需要豪華, 但一定要住得舒服。
許多人對於居家空間設計毫無頭緒時,
便會上網找靈感、買雜誌書本參考、看介紹居家空間設計的電視節目。
基本上, 願意去做這些事的人, 即是對於「家」的設計感興趣的人;
毫無感覺的人, 便乾脆地全權交給另一半或是設計師去打造了。
倘若你對「親自安排居家布置」有興趣, 那麼非常推薦「用住的體驗空間設計感」。
然而,下榻設計豪華的飯店, 無助於增加打造獨一無二居家空間的想法。
畢竟飯店是暫留的地方, 而家是長久生活的地方。
公寓則是最棒的選擇, 尤其是歐洲各城市中具有獨特品味的公寓,
更能有深刻的感受:「原來大家所嚮往的居家美學, 是這麼一回事!」
歐洲人善於利用配色來強調視覺重點, 他們利用家具的顏色、蠟燭、靠墊、相框等提升家 的溫度。
舒適的公寓內部動線會如何規劃?
這也是可以參考的 一點。
然而, 回歸到空間規劃的需求性上, 只有自己最明瞭,
即便再厲害的設計師也不是算命師, 更無法摸透你的生活習慣,
例 如: 明明沒有在書房閱讀的習慣, 何必在家規劃一間書房呢?
抑或是自己下廚料理時, 喜愛中式的油煙熱炒, 那就別為了美觀而設計中島式廚房。
了解自己的需求很重要,這樣才能打造 自己的「夢想家」。
接著, 就輪到居家美學上場。
關於該怎麼運用 DECO(裝飾), 大方向可以從桌子的樣式、沙發的設計,
小至桌上的配品擺設、牆上的掛畫或壁紙。
接著再延伸到臥室的寢具、浴室的毛巾腳踏墊、沐浴用品⋯⋯,
每一樣都可以講究。
對於這些細節好好規劃、善用居家物品的設計美感,
就可以幫助提升生活品質, 同時也能展現自己對於生活美學的態度。
在這個房價節節飆漲的年代, 對於居家空間抱有想法的人,
每每覺得:「我想把家布置裝潢得更舒服,
但是空間太小, 沒有地方可以擺設大件的家具和具有設計感的大型 DECO 物。」
這樣的情況下,在有限的小空間中, DECO 的運用就顯得更重要了!
屋內的坪數有限, 那就往壁面和天花板著手。突破舊有的、覺得牆壁「非得要漆成白色」的迷思,
特色相框、天然的擴香香氛、臥室內的毛巾顏色、顏色顯眼趣味的小飾品,
也是替屋內空間增添人文氣息和展現居家美學的功臣。
選擇一道牆面, 漆上別於屋內的顏色(記得:一面牆就好!)
掛上具有特色的畫或牆飾, 就會替屋內空間增加畫龍點睛的效果。
甚至可以選擇 一些特色壁紙, 例如:滿櫃是書的圖案、仿文化石的圖案、叢林景色的圖案等;
餐桌、客廳的上方, 更可以吊上幾盞特色燈具, 如此則可以營造空間的層次感。
在小空間內, 運用一點點 的壁面和天花板空間, 就可以打造自己的角落美學。
家, 是一個讓自己住得舒服、喜歡一直待著的空間。
DECO家, 不必急著一次把所有的家具DECO全都湊齊,
慢慢找、慢慢挑, 找到喜歡的、適合 DECO的居家物品再帶回家吧。
質感 好、品質好、又具有特色的居家 DECO 物品,
可以陪伴自己度 過許多日子, 留下美好的回憶
即使搬家, 也可以帶著它一 起到天涯海角。
以上文章刊登於《双河彎》生活文學誌
2015年8月刊的專欄寫作
關於巴黎的公寓居住體驗的歷程,於2015夏天已出版
新書《我在巴黎租個家》線上購買
追蹤最新動態,不時會有驚喜第一手消息分享給大家
貝姬Becky臉書專頁 www.facebook.com/beckysxsworld
我的新書〈我在巴黎租個家〉博客來排行榜熱銷
新書上架立刻第二刷,感謝大家的支持與捧場!!!